金木水火土查询表中央电视总台央广经济之声《基金观察》本周聚焦“医疗主题投资”。在当前结构分化的背景之下,究竟怎样来捕捉医疗行业细分领域的机会?记者刘思强专访建信基金高端医疗股票基金经理潘龙玲、长江证券医药行业资深分析师郑辰,请他们给出相应的观点。 潘龙玲:如果看未来五年或者更长期,我依然非常看好医药行业的发展。因为医药行业需求确定性比较高,受益于人口老龄化,它的增速、行业比较优势也长时间存在。另外,它的确定性比较强,而其他板块受周期或者国内、国外的影响比较大。但是对于医药行业,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没变,需求也没变,所以从整体上来看,我依然看好未来五年医药行业的发展。 郑辰:我认为看五年的话,医药行业还是我们国内成长最快的细分行业之一。可能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投资机会:第一,医疗器械国产替代。我们举一些细分医疗器械的例子,比如从体外诊断化学发光方来看,现在在医院还都是罗氏、雅培、西门子、贝克曼占据主要市场份额,像内窥镜、消化内镜,日本的奥林巴斯、宾得、富士三家基本上垄断了国内行业。在这些细分领域里面,过去我们国家技术存在差距,现在随着我们技术的进步,还有之前研发上的积累,我们有望在这些细分领域实现国产对进口的替代。这会持续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,所以它必然会推动国内医疗器械的发展。 第二,有一些全球范围的产业,随着我们中国成本(的降低)和工艺的进步,会有一个往国内转移的趋势,比较典型的代表就是CDMO行业和原料药行业。 第三,创新药。现在倒逼企业、厂家往创新转型。最基础的跟随式创新就是国外已经有的靶点和药物结构的创新,相信未来也会首创,然后到全新靶点和全新药物结构的创新,这一块带来的市场空间也足够大。所以,看五年的话,我们认为医药行业依然是高成长的行业。 郑辰:我认为后续医药行业肯定还是聚焦在创新和成长,同时需要关注政策。因为医药行业是成长性行业,创新是医药公司发展的生命线,很多药品很多化学结构一旦公布之后,对于合成来说没有难度,能够它、使它有超额收益的就是专利。很多新药过了专利期之后,可能会有非常充分的竞争,然后价格会有非常大的压力。像美国仿制药可能在过了专利期之后,价格降幅会达到90%以上,良好的竞争格局也会打破。所以,不管是药企还是医疗器械公司,它都必须得依赖不断创新来实现收入和利润持续增长。所以创新也是第一要素。 医药行业也是名副其实的成长性行业,政策导向对行业发展的影响会比较大。我们举一个例子,像2018年底我们国家推行口服化学仿制药大量采购,这个目录推出来之后,很多大品种的化学仿制药价格降幅达到90%以上,这就相当于了整个过去非常风光的化学仿制药行业。现在整个行业估值其实还是处于历史高位,也是配置上的高位。所以政策上的影响对行业来说,不管是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,都非常重要。 刘思强:在这种前提下,对于投资者来说,是尽量回避和政策联动相对紧密的这些细分领域,还是把握机会,但同时要关注政策的风向变化呢? 郑辰:我认为让投资者去把握住行业的变化难度可能常大的,专业壁垒非常高。可能交给专业的基金经理去管理会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,自行判断的话,失误率会比消费类的一些行业高。 潘龙玲:我把时间周期分成两段,一段是今年下半年,一段是更长期的逻辑。如果看今年下半年,我们也知道国家发了1000万亿元的专项债,基本基调就是说发现我们在预防、疾控以及医院传染病收治方面出现了一些短板,所以后续在医疗器械以及传染病检测方面会有一个集中采购,短期应该是对需求的拉动。看长期的话,医药行业本身逻辑就是创新成长,一般企业的成长周期分四个方向,即初创期、成长期、成熟期和衰退期。在初创期的时候,增速会比较快,企业规模比较小,抗风险能力比较差,有较高风险。所以我们要找成长性和成熟期的企业,产品线稳定,销售也稳定,业绩增速也稳定,这样是比较好的选择。到衰退期的时候,我们能看到一些企业还是有收入增速的,但是这样的公司差不多已经到天花板了,看不到更快或者更大的方向了,虽说能看到利润增速,但是我们也比较回避了。 《基金观察》是中央电视总台经济之声《交易实况》栏目特设的投资专栏。对基金业内专业人士进行深度,聚焦资本市场,分析市场热点,帮助投资者把握投资机会。周一至周五交易日,经济之声10:30。 潘龙玲,建信高端医疗股票基金经理,曾任诺华制药有限公司药品临床研究员、凯维斯医药咨询公司药品临床研发项目经理、安邦资产管理公司研究员。 郑辰,长江证券医药行业资深分析师,6年医药行业研究经验,曾任中海基金医药行业研究员,主要覆盖医疗器械、化学药。 刘思强,中央电视总台经济之声《交易实况》专栏编辑、记者;《基金观察》制作人、财经评论员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