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SS订阅 | 匿名投稿
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行业新闻 > 正文

保险业新准则“深水渡河”:同期百亿利润差值如何产生

作者:佚名 来源: 日期:2024-12-2 3:47:27 人气: 标签:最新保险业内新闻

  在日前交银人寿的两份定期报告中,前三季度净利分别为11.11亿元与-10.87亿元,二者差值高达21.98亿元;

  应财政部要求,上市险企自2023年起已切换新准则,非上市险企于2026年起实施;目前“银行系”为代表的部分非上市险企,已提前执行新准则。

  新准则由接轨IFRS9的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(下称“工具准则”)、接轨IFRS17的《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——保险合同》(下称“合同准则”)组成。

  “很多地方我们也在学习。”该分析人士指出,“保费如何计入、资产如何分类,包括准备金、合同负债、费用等方面,都在受影响。”

  长远来看,新准则重构的不只是业绩呈现方式。对资产负债科目的重新划分、也将潜移默化地改变险企的投资偏好与产品倾向。

  对于使用准则差异,交银人寿未作说明;但鉴于新准则涉及科目众多,过渡期出现较大幅度调整也并不罕见。

  在新准则编制的三季报、与旧准则编制的偿付能力报告中,人保寿险净利分别为155.82亿元、24.63亿元;人保财险、人保健康也表现出一定差异。

  因过渡时间、程度不一,加之可选择性重述上年业绩,部分险企利润波动剧烈,同业间不可比、同公司不可回溯的情况,时有发生。

  新华保险2023年切换至新准则后,净利同比下滑一成;但若以新准则模拟2022年数据,得出的次年降幅超四成。

  为求平稳过渡,亦有险企在旧准则基础上,将HTM(持有至到期资产)调整为AFS(可供出售类金融资产)。

  例如,中信保诚人寿在资产重分类后,三季度核心资本、实际资本分别增加60亿元、90亿元,带动核心、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回升25.92个、38.32个百分点。

  保险经营特性在于负债周期长、收入与支出相隔数年之久;但会计应遵循权责发生制、要求当期收支匹配。

  种种矛盾下,保险行业形成了具有极大不确定性,涵盖了合同存续期间,所有业务现金流及未实现利润的“准备金”科目,以致市场对其利润的拆解往往难知内里。

  新准则中,合同准则规范了会计要素的确认、计量、列报;同时拆解“黑匣子”,将准备金对应至利润表的不同科目。

  2024年前三季度,保费较2022年同期增长约80亿元;但剔除投资成分,以及拉长收入确认期后,财报呈现的“保险服务收入”较2022年的“保险业务收入”减少七成。

  内容包括已发生赔款负债、未到期责任负债的亏损与非亏损数额;披露未来现金流量现值、非金融风险调整、合同服务边际,使险企经营更加透明。

  随着国债利率持续下探,众多人身险公司利润承压。例如中邮人寿2023年就因折现率波动大幅增提准备金,造成利润表上的百亿亏损。

  不过对于利率变化造成的准备金计提带来,新准则已设置OCI选择权,允许险企将折现率引起的负债变化分摊至各期损益,将净利润波动部分转移为净资产波动、平滑冲击。

  加之险企资产端有大量债券,利率下行时,既会增提准备金、债券投资公允价值也将提高,利于促成资产负债匹配。

  旧准则下,金融资产分为FVTPL(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)、L&R(贷款和应收账款)、HTM(持有至到期投资)、AFS(可供出售金融资产)4类。

  新准则根据计量方式将AC(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)、FVTPL(以公允价值计量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)、FVOCI(以公允价值计量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)3类。

  为熨平报表波动,险企更青睐有望计入FVOCI的偏长期、偏配置资产,近两轮“举牌潮”均与此有关。

  2020年起,提早进入新准则过渡期的中国人寿、中国太保等上市险企红利资产布局,举牌华夏幸福、农业银行、中国金茂、工商银行等高股息资产。

  截至2024年11月28日,新一批进入过渡期的长城人寿、中邮人寿等中小型险企年内已完成15次举牌,标的同样集中在红利资产。

  华创证券首席分析师徐康指出,险资持股比例达5-10%的股票,恰好契合OCI“长期持有”逻辑,有望计入该科目。

  王表示,未来险企定价时,将依据不同期限负债核算特点进行调整。“会加配计量稳定、能匹配负债现金流的资产,降低公允价值变动等因素带来的波动。”

  “很多公司本身财务就不透明。”李华称,“不同部门、不同季度都可能为了美化业绩,用不一样的口径。我们也非常头痛。”

  其中包括新建数据平台、计量平台、会计引擎,各类核心业务系统、费用分摊系统及财务报告系统。

  韬睿惠悦调研结果显示,2021年全球最大的24家跨国险企,实施IFRS17平均计划成本约在1.75-2亿美元;其余288家险企成本约为0.2亿美元。

  曾任国内多家寿险公司总精算师的王晴,则在2023年末的在署名文章中透露,一保险集团已投入1.5亿美元用于IFRS17项目,“但仍然觉得不够完善。”

  “中国不少险企还没立项。”王晴表示,“要在未来两年以极少费用做完IFRS17系统、难度极大,四大会计事务所的咨询团队也没有足够人力承接。”

  王晴指出,“很多小公司预算只有1000万,唯一方案是用咨询公司提供的套装软件,但目前尚无成功案例。”

  

读完这篇文章后,您心情如何?
0
0
0
0
0
0
0
0
本文网址:
下一篇:没有资料
币安app官网下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