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前夫同居的日子2021年,遵义市政务服务中心被确定为全省32家“一窗通办‘2+2’模式”试点单位之一,于2021年12月20日开始试运行。2022年以来,遵义市政务服务中心围绕窗口、人员、事项、系统等方面通过“六抓六同步”推进市级政务服务标准化、规范化、便利化建设,于2022年3月28日实现了自然人、法人“一窗通办”,使办事群众只进一扇门,取一个号,到一个窗办所有事。 按照“2+2”要求,遵义市政务服务中心以进驻部门办理的主体事项分类,按照资源距离最短、前后台衔接最快,就近就便设置前后台的原则,在大厅设置自然人综合服务区、法人综合服务区和综合咨询窗口、投诉处理窗口。同时将不动产窗口和窗口搬迁到一楼,将法人窗口搬迁到二楼。通过窗口调整,将一楼规范为自然人综合服务区,二楼规范为法人综合服务区。通过分区调整和规范窗口设置,把以前单设的办事窗口综合办事窗口,实现“一窗受理、综合服务”。目前,企业、群众到自然人、法人区域窗口均可一窗通办,办事更加便捷,有效解决了企业、群众办事取多次号、到多个窗、排多次队、等候时间长的现象。 一是发布市本级“一窗通办”事项1833项,其中通过政务服务标准化事项库领取标准化、通办事项1209项、市本级本地化事项624项。 二是在原有整合的部门基础上,自然人综合服务窗口将社保、医保、公积金等前台窗口全部整合到自然人一窗通办,整合后,自然人区域前台窗口可通办13家部门965个事项;法人综合服务窗口将原有企业开办、工程建设等窗口整合到法人一窗通办,整合后,法人区域可通办27家部门868个事项。 三是市级进驻部门进驻事项100%授予收件权,按照成熟一项授权一项的原则,目前,市场监管、司法、卫健、交通、人社、公积金等19家部门授予受理权278项。 五是实现部门一窗办和工作机制、权责清单、服务标准、设施、形象标识、考核考评、监督管理、培训模式、工作流程规范统一的九统一,规范部门一窗办事项98项。 前,市级政务大厅原有前台132人,其中一楼大厅前台窗口人员60人,前台窗口人员8人,不动产中心前台窗口人员64人。为做好窗口人员保障,按照“内部挖潜”的原则,对人员进行了重新调配,一是从进驻市政务服务大厅的部门中整合划转人员10人到市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,其余40人转为后台人员,调整后,一楼大厅前台窗口人员为20人,二是市不动产的登记中心对业务进行整合,缩减前台窗口人员为36人,三是前台窗口人员仍为8人。后,市级政务大厅现有前台窗口人员64人,前台窗口人员比原来减少51.5%。 四是采取一人多机的形式解决系统不通,设备不兼容的问题。自然人综合窗口人员配备1人4机1显示器,通过KVM切换器切换不同业务系统方式办理业务,即1名前台窗口人员有社保、医保、公积金、贵州政务网等4台电脑主机,每台主机分别办理不同业务,实现1人多机方式整合各部门业务。法人区域的企业开办已整合到贵州政务网一窗收件受理系统,工程建设通过贵州政务网和专网收件方式整合。通过整合,前台窗口人员已实现分区一窗通办。 五是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与市税务、市住建等部门建立信息互联互通机制,通过贵州省不动产统一登记云平台系统、国家企业信息公示系统、遵义市工改系统等渠道,共享部门之间信息,申请人无需再提供身份证明、营业执照、完税凭证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、房屋竣工验收备案表等资料就可办理登记业务。自推行“2+2”以来,群众办理一手商品房登记由原来40分钟压缩至15分钟,企业办理首次抵押登记由原来1个工作日压缩至2小时内办结,大大节约了企业群众办事成本。 六是门按照“一厅汇聚、一警多能、一窗办理、市县同权”的思,通过系统整合,自2018年底以来,将出入境、、治安、禁毒、网安等5个警种98项行政审批业务由综合窗口统一受理,全面取消了可通过当事人书面承诺、部门间信息共享、机关内部查询、事后监管追责等方式自行查询或替代的证明材料,实现九统一、一窗办。 一是加强理论培训。制定了《“2+2”服务模式前台人员培训方案》和课程表,进驻部门从3月18日起对前台窗口人员进行集中业务培训和考试,目前,共开展集中业务培训36期。 二是一对一指导。社保、医保、公积金、市场监管、自然资源、住建等部门分别安排工作人员2人与前台人员一对一结对指导,并各安排1名机动人员根据群众办件情况流动指导前台窗口人员。 三是综合窗口负责人每日早上8:50召集前台人员召开晨会,总结前日工作,安排当日工作,提振工作人员精气神,不断提升窗口人员的服务质量。 为进一步落实责任,加强前台窗口与进驻部门的协作联动,根据后的实际情况,制定印发了《遵义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、进驻部门及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实施方案(试行)》,通过考核实施方案,进一步规范管理、改进工作作风,不断提高工作效率。结合“改进作风、狠抓落实”年,成立“2+2”大厅作风巡查督导专班,加大对大厅作风建设的巡查力度和投诉举报处理力度,促使“2+2”后,前台人员热情服务、主动服务、微笑服务,加大落实力度,提升服务群众的温度。同时,按照“前台综合受理、后台分类审批、综合窗口统一出件”模式,打造受审分离、不见面审批,切实预防“微”,不断提升政务服务质量。
|